南寧品正建設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監理工程師 萬立名
摘要:本文作者以300多棟樓房成功控制外墻開裂滲水的施工管理經驗,通俗易懂地從設計、材料、施工等不同角度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外墻目前行業中普遍存在的開裂漏水(滲水)問題,強調以時間換空間,從解決墻體各材料的不同內應力的先行釋放到加強外墻整體性效果入手,來解決外墻開裂滲水問題,立意新穎,效果明顯,值得借鑒。
關鍵詞:外墻開裂、滲水、內應力
《建筑法》第60條規定:“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壽命內,必須確保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的質量。建筑工程竣工時,屋頂、墻面不得留有滲漏、開裂等質量缺陷,對已發現的質量缺陷,建筑施工企業應當修復”。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很多工程在外墻涂料涂刷結束后3~6個月內即出現大量裂縫,情況惡劣;嚴重的,象蜘蛛網,甚至象干枯的農田般開裂,嚴重影響外墻的觀感效果,造成保溫層積水、漏水、室內滲水。經有關部門統計,有些地區在工程竣工三至五年內外墻開裂滲水的房子甚至高達80%,也就是說:在《建筑法》規定的防水保修期5年內,80%的房子是有問題的。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何事先解決、避免外墻開裂滲水問題,也是我們監理人不能回避的、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否則以后什么問題分析會、專家討論會就有我們忙的了。為了讓大家少走彎路,現將本人20多年的先后300多棟建筑工程的外墻無缺陷的施工管理(監理)經驗總結如下:
一、設計原因:
現在的外墻設計,都有節能保溫的要求,外墻的保溫系統,一般有兩種基本做法:
一是利用墻體的自保溫系統,不另外設計保溫層,即在框架結構的外墻砌筑加氣砼小型砌塊。
另一種做法是在墻體表面設計保溫層,即外墻構造如下:自內而外,①基層墻體→保溫苯板→界面苯板膠罩面(玻纖網,即兩膠一網)→外墻膩子→抗堿底涂料→面層涂料兩遍,或②基層墻體→水泥砂漿找平層→保溫砂漿(玻化微珠或聚苯顆粒)→外墻膩子→抗堿底涂料→面層涂料。
如果設計是第①種做法,那么就要恭喜你了,長則3~5年,短則3~5個月,你就可以作為專家或當事人去討論分析外墻開裂的原因了。碰到這種情況,我的做法是——設計變更,變更為第②種做法。因為聚苯板是有機材料,其和表面砂漿的熱工性能指標相差太遠,且水泥砂漿早期強度增長周期較短,收縮周期較長,收縮率比保溫材料大得多;故積聚的內應力不能釋放,且透氣性差、附著力差,與膩子不匹配,故在長期的溫度應力作用下,開裂是必然的。
如果第②種做法,設計若是運用聚苯顆粒砂漿做保溫層,也建議改掉;因為這種做法不好施工,且其熱工性能指標與基層水泥砂漿也不太匹配。直接用玻化微珠顆粒水泥砂漿作保溫層較好,因為玻化微珠顆粒是無機材料,其各項指標與水泥砂漿相近,只要稍作控制,即可避免外墻開裂。
故在設計的源頭上(即在圖紙會審中)解決外墻開裂的問題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
二、材料原因:
如果外墻施工所用材料不合格,不管是砌體材料、水泥或砂還是保溫材料,那么基本上就沒得說了。只要有一種不合格,外墻開裂是必然的,但很多合格材料如不注意選擇,也會施工出開裂的外墻。要使外墻不開裂,我的方法是選用以下材料:①水泥用大廠的P.O普通硅酸鹽水泥且選用低標號的,千萬不要選用復合水泥。②砂選用細砂或中細砂,不能選用粉砂。③外墻抹灰千萬不能加石灰膏(石灰王)或者復粉(膨潤土)等和易劑。
這些做法都是為了減少收縮而采取的應對措施,否則,收縮過大,則會產生復雜的內應力。如內應力不能及時釋放,在苛刻的溫度應力作用下,外墻保溫系統內應力一定會超過了砂漿的抗拉強度,則開裂已成必然。
三、施工原因:
很多外墻工程開裂的原因分析,專家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保溫層或面層的施工質量上,提出外墻抹灰施工不是要掛鋼絲網就是要掛纖維網,或直接用摻入抗裂纖維的專用砂漿抹面。這樣做法不是不能解決問題,而僅是解決了表面問題,而深層次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即基層(砌體)的受力情況未解決,而去談砂漿的抗裂問題是不切實際的,是本末倒置。
正常的做法是:先確保基層(即填充墻)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再討論找平砂漿、保溫砂漿、涂料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項)才是正確的選擇,填充墻的施工注意事項:
1、淋水:
填充墻所用材料不論是中磚、頁巖磚,還是小型砌塊,或加氣混凝土砌塊,淋水是首先要做的工作。有些技術人員說小型砌塊或加氣砼砌塊不用淋水,有些專家說加氣砼砌塊砌筑時含水量要控制在20%為佳,不用淋透。我的說法是:不管什么砌體材料均必須提前2天淋透,原因是:①讓砌體材料與水有個適應過程,有什么問題可提前發現。小型砌體、加氣砼待表面晾干后(手摸有潮濕感,但無水痕),即可砌筑,這樣淋水后才砌可解決大部分墻體開裂的問題。②讓砌筑砂漿強度得到保證,從而保證墻體的整體剛度與質量,讓墻體更好地與框架結構協同工作,從而可避免外墻開裂。
2、砌筑與頂磚斜砌:
(1)砌筑時一次鋪設砂漿的長度不宜超過800mm,鋪漿后應立即放置砌塊,要求一次擺正找平,如砂漿已凝固,砌塊砌筑后需移動時,應鏟除原有砂漿重新砌筑。
(2)砌筑時上下皮磚錯開長度不得小于磚長的1/3,轉角處及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咬搓砌筑,沿墻高每隔400mm,用2Φ6鋼筋伸入墻內拉結,每邊長度不小于1000mm,臨時間斷處應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長度不小于高度的2/3。
(3)砌塊填充墻應與鋼筋砼柱或剪力墻拉結,沿墻高每隔400mm,設Φ6鋼筋拉結。伸入墻內長度不小于1000mm,且不小于墻長的1/5(7級抗震)。
(4)寬度大于2m的洞口兩側、較長的獨立墻體端部應設構造柱,墻長超過4m中間應加設構造柱,必須先砌墻,后澆構造柱砼。
(5)砌體每次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0m,待前次砂漿終凝后,再繼續砌筑,一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
(6)當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預留約2/3砌塊空隙,待砌體砌筑完畢至少間隔30d后方可用200×200×100mm專用砌塊將其補砌頂緊。
(7)灰縫須橫平豎直、上下錯縫、砂漿飽滿。尤其是豎縫,下得采用包心砌法。隨砌隨勾縫,將灰縫勾成1-3mm的凹縫,灰縫厚度應均勻,厚度不宜大于l5mm。
(8)跨度大于0.6m的門窗洞口的頂面應設置過梁,窗臺應設置鋼筋砼壓頂,過梁及壓頂伸入兩端墻體長度不得小于250mm。
(9)砌體內設置暗管、暗線、暗盒等,應在砌筑砂漿達到強度后用專用機械開槽、鉆孔,不得引起砌塊松動和開裂,嚴禁用錘子鑿打。
強調頂磚斜砌:每幅墻體頂部都要留出2/3磚長的高度用同品種的砌體小磚斜砌。要點:
①斜砌開始的時間越遲越好,最好待所有樓層的框架填充墻基本砌完后再回頭砌每個樓層的頂磚,以便時間間隔達1個月以上或更長,讓原砌筑好的砌體收縮變形盡可能地小。
②斜砌頂磚須盡可能45°頂緊,同時砂漿須飽滿,不能有透光現象,砂漿標號高一等級。
3、外墻抹灰:
①主體工程驗收后,即開始外墻抹灰,必須先對整棟樓層的所有墻體進行淋水處理,讓砌體全部濕透后,方能開始抹灰;否則很容易造成抹灰開裂或空鼓,即使不開裂,也會讓抹灰層的砂漿強度降低(無水保養)。一般外墻在淋水透后第2或第3天即可從上而下開始抹灰。
②分縫:如墻體是一平面則必須考慮分縫問題,墻體抹灰縫一般每層分一道,縫設在樓層砼梁中間,否則如設在砌體面則容易造成漏水,每塊抹灰面積分縫后不宜超36㎡。
③外墻抹灰必須使用P.O水泥抹灰(普通硅酸鹽水泥),千萬不能用復合水泥,注意淋水養護(每天);同時千萬不能加石灰,否則后患無窮。
④玻化微珠顆粒保溫層的做法與抹灰找平層做法相同。
4、涂料:
①任何一種涂料,不論是水性涂料、金屬彈性涂料、普通涂料、氟碳漆,均有一定的伸縮性與遮蓋性,是外墻防水的第一道屏障,故保證外墻涂料的工程質量是我們工作重中之重。一般說來,待外墻抹灰找平層、保溫層全部完成后,檢查抹灰層、保溫層是否有質量缺陷(如開裂、空鼓等),如有須處理后方能進行膩子層的施工。膩子層打磨后頭7天須每天淋水養護,15天后即可用PH試紙檢查膩子層的酸堿性——即用水在墻體膩子面上濕潤幾分鐘后,貼上在藥店里花1元錢買來的PH試紙,對照色卡即可判別出膩子基層的堿性大小。如堿性太大,不滿足涂料的堿性要求(刷抗堿底涂料也沒有用),則還須對膩子進行淋水養護。此環境不能馬上涂刷涂料,即使是底漆;否則基層的堿性會使涂料的附著力、耐久性下降,弄不好會使涂料表面龜裂,從而使外墻第一道防水屏障失去作用。
②外墻涂料涂刷的第2個要素是:基層包括墻體必須干燥,否則有水氣被涂料封蓋在里面,太陽一暴曬,即可造成涂料起鼓或開裂。
③任何一款涂料,其包裝上的說明均有對環境(基層)酸堿性的要求。有條件的話盡量選耐酸堿性較好的涂料,如金屬彈性涂料或氟碳漆,這樣就更能保證涂料的工程質量。
四、結語:
外墻開裂滲水是目前工程質量的通病,特別是采用小型砌塊、加氣砼砌體作填充墻的外墻更容易產生裂縫、空鼓、滲漏等質量問題。但只要我們從思想上予以重視,嚴格按上面已經實踐證明操作可行的要點施工,同時注意規范要求的構造措施等細節控制,以上的質量通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