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對項目的有效監控,河北省邯鄲市在原有政風、行風、效能監督的基礎上,對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實行動態數據管理,實現了全程監控。
“四家見面”摸清底數。為解決基層少報項目、虛報項目、規避監督的問題,邯鄲市深入實地復查項目時,實行“四家見面制”。與統計部門見面,從統計口徑初核項目底數;與發改部門見面,從備案口徑復驗項目底數;與財政部門見面,從資金投入口徑查驗項目真偽;與建設單位見面,核查項目實際進度。目前,該市共統計500萬元以上政府投資項目502個,其中500萬元至3000萬元項目331個,3000萬元至5000萬元項目5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116個,確保了項目底數的真實性。
項目進度網絡公開。該市建立“項目進度數據庫”,對全市擴內需和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動態更新,全程向社會公開;建立“信息舉報數據庫”,公布舉報電話和電子郵箱,加大社會各界對項目建設的監督力度。
“電子監察”全程監督。按照“注重科技應用,深化陽光工程”和“工程建設到哪里,電子監察就跟蹤到哪里”的思路,該市開發了“電子政務、電子監察”兩大網絡系統,對項目受理、審批、招投標、資金管理、建設質量、竣工驗收等各環節進行全程、無縫隙式監督,實現受理、審批、監督“三權分離”,使廉潔高效成為邯鄲建設領域的運行常態。電子監察網絡運行以來,先后對5.5萬余件行政許可、非許可事項進行了有效監督,對4300多次招投標活動進行了同步錄音、錄像,對200余起違紀事件進行了糾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