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方向,開拓進取
——對《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的幾點理解
新的《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資質標準”于2007年8月1日正式實施了。新資質標準的實施將對監理行業起到內部協調、重新整合,重新定位。對于大中型監理企業,則根據新資質標準和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市場重新定位。而中小型企業,面對新資質標準要求,企業是在兩年過渡期內資質重新就位繼續參與市場競爭還是選擇退出監理市場。以下是筆者對新資質標準的幾點理解:
一是明確監理企業未來的發展定位。2005年召開的全國建設監理工作會議就明確了工程監理企業的發展方向,少數有條件的大型監理企業即具有綜合資質或數項甲級資質的監理企業,就是要向成為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方向發展,同時企業也能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努力與國際接軌的形勢要求;而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則要將重點放在工程施工階段下的監理作為本企業重要的技術服務內容,重中之重的就是做好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理工作;
作為一個補充,在非強制監理的項目上,則發展為由人員數量要求較低(具有3名以上注冊監理工程師,合伙人均有5年以上從事監理行業的工作經歷)的具有合作性質的監理事務所承接的試點。這就是說大型監理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工程項目管理,而中小監理企業則需從實際情況出發重新定位。
二是明確提高工程監理企業的準入門檻,監理市場準入更加完善,人員“門檻”降低,注冊資金“門檻”提高。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注冊監理工程師人員,如甲級監理企業由注冊監理工程師25人改為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人員25人,同時分專業工程類別規定了注冊監理工程師最低數量要求;注冊資金調整,在新資質標準中綜合資質的注冊資金為600萬,而甲級資質由100萬元調到300萬元,乙級由50萬元調到100萬元,丙級資質由10萬元調到50萬元;取消了一些專業工程類別的丙級監理資質,除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設丙級資質以外,其他專業工程不再設丙級資質,各地也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設置和審批丙級工程監理資質。
再則就是各個專業資質除了明確各級資質要求的注冊監理工程師的配備人數外,還要求增加了對其他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人員的人數要求如注冊造價師、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建造師,一級注冊機構工程師等等,另外還增加了對隊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和必要的工程檢測設備的要求,對于提高和便于監理企業今后向工程項目管理的綜合性服務的方向發展奠定基礎。以上這些要求對監理企業在兩年的過渡期內,無論是配備人員和注冊資金還是管理體系和必須符合國家新資質標準的要求,而且必須完成就位,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三是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建設部于2004年分別頒布了《關于培養發展總承包和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雖然規定了包括工程監理企業在內的工程建設企業可以開展項目管理業務,但監理企業資質證書和原資質標準對比還沒有進行明確,盡管情況如此,項目管理是我國對于未來監理企業的要求。新資質標準中就要求加入了相關工程建設類注冊執業人員也將作為技術骨干的考核項目之一的相關要求。這些各類執業注冊人員的加入更有利于企業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發展,尤其是對注冊造價工程咨詢師的要求。考慮到今后監理企業要對項目進行建設資金控制的要求。
2007年8月1日后企業在兩年過渡期內要辦理無論是人員及資質的增減,都要按新資質標準的要求來執行和辦理相關業務。監理企業為了適應國家對企業新的要求,也要做出本身內部的重新整改與市場的重新定位,以便更加從容地面對未來建筑市場的競爭與挑戰,尤其是國外的監理企業也將加入進來的情況下,使企業能夠又快又好的發展。從而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助一臂之力。以上是筆者對《工程監理企業資質管理規定》頒布的幾點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