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操女人免费视频_欧美一级艳片视频免费观看_午夜亚洲WWW湿好大_免费看日批_国内精品自线一区麻豆_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會員登錄
用戶名:
密 碼:

·忘記密碼 請按這里
信息檢索
站內搜索
所屬欄目


 
廣西建設監理(總第32期)
詳細信息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發布時間:2007-03-12 10:02:51 【字體:  】【顏色: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3-2002
關于發布國家標準《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通知
                              建標[2002]59號
根據建設部《關于印發<二000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1]87號)的要求,陜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共同修訂了《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我部組織有關部門對該規范進行了審查,現批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203-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4.0.1、4.0.8、5.2.1、5.2.3、6.1.2、6.1.7、6.1.9、6.2.1、6.2.3、7.1.9、7.2.1、8.2.1、8.2.2、10.0.4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2002年3月15日

 
                                    前言
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是根據國家建設部建標[2001]87號文“關于印發‘二000年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的要求,由陜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負責,陜西省建筑科學設計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而成的。
本規范在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總結了我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實踐經驗,堅持了“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的指導思想,以《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為準則,并廣泛征求了有關單位的意見,由我部于2001年9月進行審查定稿。
本規范的編制是將有關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合并,吸收和補充相關內容,刪除有關施工工藝、評優內容,構成新的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以統一砌體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方法、質量標準和程序。
本規范共分11章。磚砌體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工程、石砌體工程、配筋砌體工程、填充墻砌體工程等分項工程單獨成章。在該5章第1節“一般規定”中,主要是對原材料及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要求,在第2節“主控項目”及第3節“一般項目”中,規定了驗收項目的質量要求、抽檢數量、檢查方法。
本規范黑體字標明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
為了提高規范質量,請各單位在執行本規范過程中,注意積累資料、總結經驗,如發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交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西安市環城西路北段272號,郵政編碼710082),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
主編單位: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
參加單位:陜西省建筑工程總公司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天津建工集團總公司
          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
          山東省濰坊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
主要起草人:張昌敘 張鴻勛 侯汝欣 佟貴森 張書禹 趙瑞
1 總則
1.0.1 為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統一砌體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量,制定本規范。
說明:1.0.1 制訂本規范的目的,是為了統一砌體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安全使用。
1.0.2  本規范適用于建筑工程的磚、石、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砌體的施工質量控制和驗收。
說明:1.0.2 本規范對砌體施工質量控制和驗收的適用范圍作了規定。
1.0.3  本規范與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配套使用。
1.0.4 砌體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對施工質量驗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規范的規定。
1.0.5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說明:1.0.5 為了保證砌體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全面執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如以下標準:
1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4《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1;
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
6《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多層磚房抗震技術規范》JGJ/T13;
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體建筑技術規程》JGJ/T14;
8《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
9《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98;
10《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
11《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JGJ70;
12《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
13《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J119;
14《燒結普通磚》GB5101;
15《燒結多孔鉆》GB13544;
16《蒸壓灰砂磚》GB11945;
17《粉煤灰磚》JC239;
18《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13545;
19《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8239;
20《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15229;
21《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GB11968;
22《建筑生石灰》JC/T479;
23《建筑生石灰粉》JC/T480;
24《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
2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砂漿》JC860;
26《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灌孔混凝土》JC861。
在砌體工程中,應用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質量要求的工程。材料的產品證書和產品性能檢測報告是工程質量評定中質量保證資料之一,因此特提出了要求。此外,對砌體質量有顯著影響的塊材、水泥、鋼筋、外加劑等主要材料應進行性能的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2術語
2.0.1  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control grad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按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若干要素對施工技術水平所作的分級。
2.0.2  型式檢驗 type inspection
確認產品或過程應用結果適用性所進行的檢驗。
2.0.3  通縫 continuous seam
砌體中,上下皮膚材搭接長度小于規定數值的豎向灰縫。
2.0.4  假縫 supposititious seam
為掩蓋砌體豎向灰縫內在質量缺陷,砌筑砌體時僅在表面作灰縫處理的灰縫。
2.0.5  配筋砌體 reinforced masonry
網狀配筋砌體柱、水平配筋砌體墻、磚砌體和鋼筋混凝土面層或鋼筋砂漿面層組合砌體柱(墻)、磚砌體和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組合墻以及配筋塊砌體剪力墻的統稱。
2.0.6        芯柱 core column
在砌塊內部空腔中插入豎向鋼筋并澆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小柱。
2.0.7  原位檢測 inspection at original space
采用標準的檢驗方法,在現場砌體中選樣進行非破損或微破損檢測,以判定砌筑砂漿和砌體實體強度的檢測。

                                                         3基本規定
3.0.1  砌體工程所用的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塊材、水泥、鋼筋、外加劑等尚應有材料的主要性能的進場復驗報告。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3.0.2  砌筑基礎前,應校核放線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0.2的規定。
3.0.2  放線尺寸的允許偏差

說明:3.0.2 基礎砌筑放線是確定建筑平面的基礎工作,砌筑基礎前校核放線尺寸、控制放線精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義。
3.0.3        砌筑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應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當設計無要求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基礎擴大部分的高度。
   2  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按規定留槎、接槎。
說明:3.0.3 基礎高低臺的合理搭接,對保證基礎砌體的整體性重要。從受力角度考慮,基礎擴大部分的高度與荷載、地耐力等有關。故本條規定,對有高低臺的基礎,應從低處砌起,在設計無要求時,也對高低臺的搭接長度做了規定。
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同時砌筑可以保證墻體的整體性,從而大大提高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從震害調查看到,不少多層磚混結構建筑,由于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接槎不良而導致外墻甩出和砌體倒塌。因此,必須重視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砌筑。當不能同時砌筑時,應按本規范規定留槎并做好接槎處理。
3.0.4  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應超過1m。
    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的地區建筑物的臨時施工洞口位置,應會同設計單位確定。
    臨時施工洞口應做好補砌。
說明:3.0.4 在墻上留置臨時洞口,限于施工條件,有時確實難免,但洞口位置不當或洞口過大,雖經補砌,也必須削弱墻體的整體性。為此,本條對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作了具體的規定。
3.0.5  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
   1  120mm厚墻、料石清水墻和獨立柱;
   2  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3  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4  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石砌體為300mm)和轉角處450mm(石砌體為600mm)范圍內;
   5  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范圍內;
   6  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
說明:3.0.5 經補砌的腳手眼,對砌體的整體性或多或少會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對一些受力不太有利的砌體部分留置腳手眼做了相應規定。
3.0.6  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于磚填塞。
說明:3.0.6腳手眼的補砌,不僅涉及到砌體結構的整體性,而且還會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故施工時應予注意。
3.0.7  設計要求的洞口、管道、溝槽應于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未經設計同意,不得打鑿墻體和在墻體上開鑿水平溝槽。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
說明:3.0.7 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存在各工種之間配合不好的問題。例如水電安裝中應在砌體上開的洞口、埋設的管道等往往在砌好的砌體上打鑿,對砌體的破壞較大。因此本條在洞口、管道、溝槽設置上做了相應的規定。
3.0.8  尚未施工樓板或屋面的墻或柱,當可能遇到大風時,其允許自由高度不得超過表3.0.8的規定。如超過表中限值時,必須采用臨時支撐等有效措施。
表3.0.8  墻和柱的允許自由高度(m)
注:1、本表適用于施工處相對標高(H)在10m范圍內的情況。如10m<H≤15m,15m<H≤20m時,表中的允許自由高度應分別乘以0.9、0.8的系數;如H>20m時,應通過抗傾覆驗算確定其允許自由高度。
   2、當所砌筑的墻有橫墻或其他結構與其連接,而且間距小于表列限值的2倍時,砌筑高度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說明:3.0.8表3.0.8的數值系根據1956年《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范》第二篇中表一規定推算而得。驗算時,為偏安全計,略去了墻或柱底部砂漿與樓板(或下部墻體)間的粘結作用,只考慮墻體的自重和風荷載,進行傾覆驗算。經驗算,原表一的安全系數在1.1到1.5之間。
為了比較切合實際和方便查對,將原表一中的風壓值改淡0.3、0.4、0.6N/m2三種,并列出風的相應級數。
施工處標高可按下式計算:
        H=H0+H/2
式中H—施工處的標高(m);
H0--起始計算自由高度處的標高(m);
h—表3.0.8內相應的允許自由高度值(m);
對于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的墻或柱,其砌筑高度在未達到圈梁位置時,h應從地面(或樓面)算起;超過圈梁時,h則可從最近的一道圈梁處算起,但此時圈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達到5N/mm2以上。
3.0.9  擱置預制梁、板的砌體頂面應找平,安裝時應座漿。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采用1:2.5的水泥砂漿。
說明:3.0.9 預制梁、板與砌體頂面接觸不緊密不僅對梁、板、砌體受力不利,而且還對房頂抹灰和地面施工帶來不利影響。目前施工中,擱置預制梁、板時,往往忽略了在砌體頂面找平和座漿,致使梁、板與砌體受力不均勻;安裝的預制板不平整和不平穩,而出現板縫處的裂紋,加大找平層的厚度。對此,必須加以糾正。
3.0.10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應分為三級,并應符合表3.0.10的規定。
3.0.10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

說明:3.0.10 由于砌體的施工存在較大量的人工操作過程,所以,砌體結構的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因素。施工過程對砌體結構質量的影響直接表現在砌體的強度上。在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中,材料的強度設計值系由材料標準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項系數確定,而材料性能分項系數與材料質量和施工水平相關。在國際標準中,施工水平按質量監督人員、砂漿強度試驗及攪拌、砌體工人技術熟練程度等情況分為三級,材料性能分項系數也相應取為不同的三個數值。
為逐步和國際標準接軌,參照國際標準的有關規定及其控制實質,根據我國工程建設的實際,在《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中,已將本條的內容納入規范中。
去年完成修訂工作并即發布實施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對砌體強度設計值的規定中,也考慮了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而取不同的數值。這樣,砌體結構的設計規范與施工規范將協調一致,配套使用。
關于砂漿和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可分為“優良”、“一般”和“差”三個等級,強度離散性分別對應為“離散性小”、“離散性較小”和“離散性大”,其劃分情況參見下表。
砌筑砂漿質量水平

3.0.11 設置在潮濕環境或有化學侵蝕性介質的環境中的砌體灰縫內的鋼筋應采取防腐措施。
說明:3.0.11根據國際標準《配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ISO9652-3的規定,從建筑物的耐久性考慮,應對砌體灰縫內設置的鋼筋采取防腐措施,并且規定了不同使用環境下的方法。但鑒于我國尚未在砌體結構的設計規范中有這方面的規定,本規范對此只做了一般的要求。
3.0.12  砌體施工時,樓面和屋面堆載不得超過樓板的允許荷載值。施工層進料口樓板下,宜采取臨時加撐措施。
說明:3.0.12 在樓面上砌筑施工時,常發現以下幾種超載現象:一是集中卸料造成超載;二是搶進度或遇停電時,提前集中備料造成超載;三是采用井架或門架上料時,吊籃停置位置偏高,接料平臺傾斜有坎,運料車出吊籃后對進料口房間樓面產生較大的沖擊荷載。這些超載現象常使樓板底產生裂縫,嚴重者會導致安全事故。因此,為防止上述質量和安全事故發生,做了本條規定。
3.0.13  分項工程的驗收應在檢驗批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檢驗批的確定可根據施工段劃分。
說明:3.0.13 分項工程可由一個或若干檢驗批組成,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及質量控制和專業驗收需要按樓層、施工段、變形縫等進行劃分。
3.0.14  砌體工程檢驗批驗收時,其主控項目應全部符合本規范的規定;一般項目應有80%及以上的抽檢處符合本規范的規定,或偏差值在允許偏差范圍以內。
說明:3.0.14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中,在制定檢驗批抽樣方案時,對生產方和使用方風險概率提出了明確的規定。本規范結合砌體工程的實際情況,對主控項目即對建筑工程的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檢驗項目,應全部符合合格標準的規定,嚴于上述標準;而對一般項目即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特別是涉及安全性方面的施工質量不起決定性作用的檢驗項目,允許有20%以內的抽查處超出驗收條文合格標準的規定,較之原《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J300-88中合格質量標準應有70%及其以上的實測值在允許偏差范圍內的規定嚴,比優良質量標準90%的規定寬,這是比較合適的,體現了對一般項目既從嚴要求又不苛求的原則。

                                                            4砌筑砂漿
4.0.1  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其結果使用。
    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說明:4.0.1水泥的強度及安定性判定是判定水泥是否合格的兩項技術要求,因此在水泥使用前應進行復檢。本規范檢驗批的規定中與以往的砌體施工驗收規范不同之處在于“同一編號”。
由于各種水泥成分不一,當不同水泥混合使用后往往會發生材性變化或強度降低現象,引起工程質量問題,故規定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0.2  砂漿用砂不得含有有害雜物。砂漿用砂的含泥量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對水泥砂漿和強度等級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5%;
   2  對強度等級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不應超過10%;
   3  人工砂、山砂及特細砂,應經試配能滿足砌筑砂漿技術條件要求。
說明:4.0.2 砂中含泥量過大,不但會增加砌筑砂漿的水泥用量,還可能使砂漿的收縮值增大,耐久性降低,影響砌體質量。對于水泥砂漿,事實上已成為水泥粘土砂漿,但又與一般使用粘土膏配制的水泥粘土砂漿在其性質上有一定差異,難以滿足某些條件下的使用要求。M5以上的水泥混合砂漿,如砂子含泥量過在,有可能導致塑化劑摻量過多,造成砂漿強度降低。因而對砂子中的含泥量做了相應的規定。
對人工砂、山砂及特細砂,由于其中的含泥量一般較大,如按上述規定執行,則一些地區施工用砂要外地運去,不僅影響施工,又增加工程成本,故規定經試配能滿足砌筑砂漿技術條件時,含泥量可適當放寬。
4.0.3  配制水泥石灰砂漿時,不得采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
4.0.4  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砌筑砂漿中。
說明:4.03.-4.0.4 脫水硬化的石灰膏和消石灰粉不能起塑化作用又影響砂漿強度,故不應使用。
4.0.5  拌制砂粉用水,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的規定。
說明:4.0.5 考慮到目前水源污染比較普遍,當水中含有有害物質時,將會影響水泥的正常凝結,并可能對鋼筋產生銹蝕作用。因此,本條對拌制砂漿用水做出了規定。
4.0.6  砌筑砂漿應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當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有變更時,其配合比應重新確定。
說明:4.0.6 砌筑砂漿通過試配確定配合比,是使施工中砂漿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和減少砂漿強度離散性大的重要保證。
4.0.7  施工中當采用水泥砂漿代替水泥混合砂漿時,應重新確定砂漿強度等級。
說明:4.0.7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  3.2.3條規定,當砌體用水泥砂漿砌筑時,砌體抗壓強度值應對3.2.1條各表中的數值乘以0.9的調整系數;砌體軸心抗拉、彎曲抗拉、抗剪強度設計值應對3.2.2條表3.2.2中的數值乘以0.8的調整系數。
4.0.8  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應經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機塑化劑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
說明:4.0.8 目前,在砂漿中摻用的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產品很多,但同種產品的性能存在差異,為保證施工質量,應對這些外加劑進行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再使用。對有機塑化劑,尚應有針對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根據其結果確定砌體強度。例如,對微沫劑替代石灰膏制作水泥混合砂漿,砌體抗壓強度較同強度等級的混合砂漿砌筑的砌體的抗壓強度降低10%;而砌體的抗剪強度無不良影響。
4.0.9  砂漿現場拌制時,各組分材料采用重量計量。
說明:4.0.9砂漿材料配合比不準確,是砂漿達不到設計強度等級和砂漿強度離散性大的主要原因。按體積計量,水泥因操作方法不同其密度變化范圍為980-1200kg/m3;砂因含水量不同其密度變化幅度可達20%以上。甘肅省第五建筑公司曾在試驗室對砂漿采用重量計量和體積計量的強度進行過對比試驗,其強度變異系數分別為0.86%-15.8%和2.51-27.9%。如在施工現場,這種差異將更大。因此,砂漿現場拌制時,各組分材料應用重量計量,以確保砂漿的強度和均勻性。
4.0.10  砌筑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自投料完算起,攪拌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小于2min;
   2  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min;
   3  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5min。
說明:4.0.10 為了降低勞動強度和克服人工拌制砂漿不易攪拌均勻的缺點,規定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同時,為使物料充分拌合,保證砂漿拌合質量,對不同砂漿品種分別規定了攪拌時間的要求。
4.0.11  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h和3h內使用完畢。
   注:對摻用緩凝劑的砂漿,其使用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延長。
說明:4.0.11根據湖南、山東、廣東、四川、陜西等地的試驗結果表明,在一般氣溫情況下,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在2h和3h內使用完,砂漿強度降低一般不超過20%,符合砌體強度指標的確定原則。
4.0.12  砌筑砂漿試塊強度驗收時其強度合格標準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過的最小一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0.75倍。
注:(1)砌筑砂漿的驗收批,同一類型、強度等級的砂漿試塊應不少于3組。當同一驗收批只有一組試塊時,該組試塊抗壓強度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
(2)砂漿強度應以標準養護,齡期為28d的試塊抗壓試驗結果為準。
抽檢數量: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每臺攪拌應至少抽檢一次。
檢驗方法: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砂漿試塊(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試塊),最后檢查試塊強度試驗報告單。
說明:4.0.12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對砂漿強度等級是按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定義的,并在此基礎上考慮砂漿抗壓強度降低25%的條件下確定砌體強度。并且《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將此評定條件已應用多年,實踐證明,滿足結構可靠性的要求,故本規范采用以往的方法來評定砂漿強度的施工質量。
4.0.13  當施工中或驗收時出現下列情況,可采用現場檢驗方法對砂漿和砌體強度進行原位檢測或取樣檢測,并判定其強度:
   1  砂漿試塊缺乏代表性或試塊數量不足;
   2  對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有懷疑或有爭議;
   3  砂漿試塊的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說明:4.0.13 鑒于《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規范》GB/T50315已發布并實施,本條指出了對砂漿和砌體強度進行原位檢測的規定。

                                                         5  磚砌體工程
5.1 一般規定
5.1.1  本章適用于燒結普通磚、燒結多孔磚、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磚等砌體工程。
5.1.2  用于清水墻、柱表面的磚,應邊角整齊,色澤均勻。
說明:5.1.2 用于清水墻、柱表面的磚,根據砌體外觀質量的需要,應采用邊角整齊、色澤均勻的塊材。
5.1.3  有凍脹環境和條件的地區,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不宜采用多孔磚。
說明:5.1.3 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常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有的處于水位以下,在凍脹作用下,對多孔磚砌體的耐久性能影響較大,故在有受凍環境和條件的地區不宜在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采用多孔磚。
5.1.4  砌筑磚砌體時,磚應提前1~2d澆水濕潤。
說明:5.1.4 磚砌筑前澆水是磚砌體施工工藝的一個部分,磚的濕潤程序對砌體的施工質量影響較大。對比試驗證明,適宜的含水率不僅可以提高磚與砂漿之間的粘結力,提高砌體的抗剪強度,也可以使砂漿強度保持正常增長,提高砌體的抗壓強度。同時,適宜的含水率還可以使砂漿在操作面上保持一定的攤鋪流動性能,便于施工操作,有利于保證砂漿的飽滿度。這些對確保砌體施工質量和力學性能都是十分有利的。
適宜含水率的數值是根據有關科研單位的對比試驗和施工企業的實驗提出的,對燒結普通磚、多孔磚含水率宜為10%-15%;對灰砂磚、粉煤灰磚含水率宜為8%-12%。現場檢驗磚含水率的簡易方法采用斷磚法,當磚截面四周融水深度為15-20mm時,視為符合要求的適宜含水率。
5.1.5  砌磚工程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說明:5.1.5 磚砌體砌筑宜隨砂漿隨砌漿。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對砌體的抗剪強度影響明顯,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的試驗表明,在氣溫15℃時,鋪漿后立即砌磚和鋪漿后3min再砌磚,砌體的抗剪強度相差30%。施工氣溫時,影響程度更大。
5.1.6  240mm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砌體的階臺水平面上及挑出層,應整磚丁砌。
說明:5.1.6 從有利于保證砌體的完整性、整體性和受力的合理性出發,強調本條所述部位應采用整磚丁砌。
5.1.7  磚砌平拱過梁的灰縫應砌成楔形縫。灰縫的寬度,在過梁的底面不應小于5mm;在過梁的頂面不應大于15mm。
    拱腳下面應伸入墻內不小于20mm,拱底應有1%的超拱。
說明:5.1.7 磚平拱過梁是磚砌拱體結構的一個特例,是矢高極小的一種拱體結構。從其受力特點及施工工藝考慮,必須保證拱腳下面伸入墻內的長度和拱底應有的起拱量,保持楔形灰縫形態。
5.1.8  磚過梁底部的模板,應在灰縫砂漿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50%時,方可拆除。
說明:5.1.8 過梁底部模板是砌筑過程中的承重結構,只有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過梁部位砌體方能承受荷載作用,才能拆除底模。砂漿強度一般以實際強度為準。
5.1.9  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
說明:5.1.9 多孔磚的孔洞垂直于受壓面,能使砌體有較大的有效受壓面積,有利于砂漿結合層進入上下磚塊的孔洞產生“銷鍵”作用,提高砌體的抗剪強度和砌體的整體性。
5.1.10  施工時施砌的蒸壓(養)磚的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d。
說明:5.1.10 灰砂磚、粉煤灰磚出釜后早期收縮值大,如果這時用于墻體上,將很容易出現明顯的收縮裂縫。因而要求出釜后停放時間不應小于28d,使其早期收縮值在此期間內完成大部分,這是預防墻體早期開裂的一個重要技術措施。
5.1.11  豎向灰縫不得出現透明縫、瞎縫和假縫。
說明:5.1.11 豎向灰縫砂漿的飽滿度一般對砌體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但是對砌體的抗剪強度影響明顯。根據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南京對新寧磚瓦廠等單位的試驗結果得到:當豎縫砂漿很不飽滿甚至完全無砂漿時,其砌體的抗剪強度將降低40%-50%。此外,透明縫、瞎縫和假縫對房屋的使用功能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對砌體施工時的豎向灰縫的質量要求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5.1.12  磚砌體施工臨時間斷處補砌時,必須將接槎處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
說明:5.1.12 磚砌體的施工臨時間斷處的接槎部位本身就是受力的薄弱點,為保證砌體的整體性,必須強調補砌時的要求。
  5.2 主控項目
5.2.1  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每一生產廠家的磚到現場后,按燒結磚15萬塊、多孔磚5萬塊、灰砂磚及粉煤灰磚10萬塊各為一驗收批,抽檢數量為1組。砂漿試塊的抽檢數量執行本規范第4.0.12條的有關規定。
檢驗方法:查磚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說明:5.2.1 磚和砂漿的強度符合設計要求是保證砌體受力性能的基礎,因此必須合格。
燒結普通磚檢驗批數量的確定,應參考砌體檢驗批劃分的基本數量(250m3砌體);多孔磚、灰砂磚、粉煤灰磚檢查批數量的確均按產品標準決定。
5.2.2  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底面與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處檢測3塊磚,取其平均值。
說明:5.2.2 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的規定沿用已久,根據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試驗結果,當水泥混合砂漿水平灰縫飽滿度達到73.6%時,則可滿足設計規范所規定的砌體抗壓強度值。有特殊要求的砌體,指設計中對砂漿飽滿度提出明確要求的砌體。
5.2.3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小高度的2/3。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5.2.4  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墻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墻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墻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于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于1000mm;末端應有90º彎鉤(圖5.2.4)。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合格標準:留槎正確,拉結鋼設置數量、直徑正確,豎向間距偏差不超過100mm,留置長度基本符合規定。
說明:5.2.3-5.2.4 磚砌體轉角處和交接處的砌筑和接槎質量,是保證磚砌體結構整體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關鍵之一,唐山等地區震害教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根據陜西省建筑科學研究設計院對交接處同時砌筑的連接性能最佳;留踏步槎(斜槎)的次之;留直槎并按規定加拉結鋼筋的再次之;僅留直槎不加設拉結鋼筋的最差。上述不同砌筑和留槎形式連接性能之比為1.00:0.93:0.85:0.72。
對抗震設計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允許留直槎并按規定加設拉結鋼筋,這與原《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相對照做了一點放松。這主要是從實際出發,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留直槎加設拉結鋼筋時,其連接性能較留斜槎時降低有限,對抗震設計烈度不高的地區允許采用留直槎加設拉結鋼筋是可行的。
多孔磚砌體根據磚規格尺寸,留置斜槎的長高比一般為1:2。
5.2.5  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2.5的規定。
表5.2.5  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
說明:5.3.3本條所列磚砌體一般尺寸偏差,雖對結構的受力性能和結構安全性不會產生重要影響,但對整個建筑物的施工質量、經濟性、簡便性、建筑美觀和確保有效使用面積產生影響,故施工中對其偏差也應予以控制。
                                       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工程
6.1  一般規定
6.1.1  本章適用于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和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以下簡稱小砌磚)工程的質量驗收。
6.1.2  施工時所用的小砌塊的產品齡期不應小于28d。
說明:6.1.2 小砌塊齡期達到28d之前,自身收縮速度較快,其后收縮速度減慢,且強度趨于穩定。為有效控制砌體收縮裂縫和保證砌體強度,規定砌體施工時所用的小砌塊,齡期不應小于28d。
6.1.3  砌筑小砌塊時,應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柱用小砌塊孔洞底部的毛邊,剔除外觀質量不合格的小砌塊。
6.1.4  施工時所用的砂漿,宜選用專用的小砌塊砌筑砂漿。
說明:6.1.4 專用的小砌塊砌筑砂漿是指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砂漿》JC860的砌筑砂漿,該砂漿可提高小砌塊與砂漿間的粘結力,且施工性能好。
6.1.5  底層室內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應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20的混凝土灌實小砌塊的孔洞。
說明:6.1.5填實室內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砌體小砌塊的孔洞,屬于構造措施。主要目的是提高砌體的耐久性,預防或延緩凍害,以及減輕地下水中有害物質對砌體的侵蝕。
6.1.6  小砌塊砌筑時,在天氣干燥炎熱的情況下,可提前灑水濕潤小砌塊;對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可提前澆水濕潤。小砌塊表面有浮水時,不得施工。
說明:6.1.6普通混凝土小砌塊具有飽和吸水率低和吸水速度遲緩的特點,一般情況下砌墻時可不澆水。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的吸水率較大,有些品種的輕骨料小砌塊的飽和含水率可達15%左右,對這類小砌塊宜提前澆水濕潤。控制小砌塊含水率的目的,一是避免砌筑時產生砂漿流淌,二是保證砂漿不至失水過快。在此前提下,施工單位可自行控制小砌塊的含水率,并應與砌筑砂漿稠度相適應。
6.1.7  承重墻體嚴禁使用斷裂小砌塊。
說明:6.1.7依據產品標準,斷裂小砌塊屬于廢品,對砌體抗壓強度將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承重墻體中嚴禁使用這緩緩而類小砌塊。
6.1.8  小砌塊墻體應對孔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不應小于90mm。墻體的個別部位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灰縫中設置拉結鋼筋或鋼筋網片,但豎向通縫仍不得超過兩皮小砌塊。
6.1.9  小砌塊應底面朝上反砌于墻上。
說明:6.1.8-6.1.9確保小砌塊砌體的砌筑質量,可簡單歸納為六個字:對孔、錯縫、反砌。所謂對孔,即上皮小砌塊的孔洞對準下皮小砌塊的孔洞,上、下皮小砌塊的壁、肋可較好傳遞豎向荷載,保證砌體的整體性及強度。所謂錯縫,即上、下皮小砌塊錯開砌筑(搭砌),以增強砌體的整體性,這屬于砌筑工藝的基本要求。所謂反砌,即小砌塊產生時的底面朝上砌筑于墻體上,易于鋪放砂漿和保證水平灰縫砂漿的飽滿度,這也是確定砌體強度指標的試件的基本砌法。
6.1.10  澆灌芯柱的混凝土,宜選用專用的小砌塊灌孔混凝土,當采用普通混凝土時,其坍落度不應小于90mm。
說明:6.1.10小砌塊孔洞的設計尺寸為120mm*120mm,由于產品生產誤差和施工誤差,墻體上的孔洞截面還要小些,因此,芯柱用混凝土的坍落度應盡量大一點,避免出現“卡頸”和振搗不密實。本條要求的坍落度90mm是最低控制指標。專用的小砌塊灌孔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180mm,拌和物不離析、不泌水、施工性能好,故宜采用。專用的小砌塊灌孔混凝土是指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灌孔混凝土》JC861的混凝土。
6.1.11  澆灌芯柱混凝土,應遵守下列規定:
   1、清除孔洞內的砂漿等雜物,并用水沖洗;
   2、砌筑砂漿強度大于1Mpa時,方可澆灌芯柱混凝土;
   3、在澆灌芯柱混凝土前應先注入適量與芯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漿,再澆灌混凝土。
說明:6.1.11振搗芯柱時的震動力和施工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沖撞,都可對墻體的整體性帶來不利影響,為此規定了砌筑砂漿在于1Mpa時方可澆灌芯柱混凝土。對于素混凝土芯柱,可在砌筑砌塊的同時澆灌芯柱混凝土,此時混凝土振搗十分方便且震動力很小。
6.1.12  需要移動砌體中的砌塊或小砌塊被撞動時,應重新鋪砌。
說明:6.1.12 小砌塊塊體較大,單個塊體對墻、柱的影響大于單塊磚對墻體的影響,故作出此條規定。 
6.2 主控項目
6.2.1  小砌塊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每一生產廠家,每1萬塊小砌塊至少應抽檢一組。用于多層以上建筑基礎和底層的小砌塊抽檢數量不應少于2組。砂漿試塊的抽檢數量執行本規范第4.0.12條的有關規定。
說明:6.2.1小砌塊砌體工程中,小砌塊和砌筑砂漿強度等級是砌塊力學性能能否滿足要求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小砌塊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6.2.2  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應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小于80%,豎縫凹槽部位應用砌筑砂漿填實;不得出現瞎縫、透明縫。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不應少于3處。
    檢驗方法:用專用百格網檢測小砌塊與砂漿粘結痕跡,每處檢測3塊小砌塊,取其平均值。
說明:6.2.2 小砌體砌體施工時對砂漿飽滿度的要求,嚴于磚砌體的規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小砌體壁較薄肋較窄,應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砂漿飽滿度對砌體強度及墻體整體性影響較大,其中抗剪強度較低又是小砌塊的一個弱點;三是考慮了建筑物使用功能(如防滲漏)的需要。
6.2.3  墻體轉角處和縱橫交接處應同時砌筑。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6.2.3參照本規范對磚砌體工程的要求和小砌塊的特點,編制本條條文。
6.2.4  砌體的軸線偏移和垂直度偏差應按本規范第5.2.5條的規定執行。
 6.3  一般項目
6.3.1  墻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但不應大于12mm,也不應小于8mm。
抽檢數量:每層樓的檢測點不應少于3處。
抽檢方法:用尺量5皮小砌塊的高度和2m砌體長度折算。
說明:6.3.1小砌塊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的規定,與磚砌體一致,這樣也便于施工檢查。多年施工經驗表明,此規定是合適的。
6.3.2  小砌塊墻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按本規范第5.3.3條表5.3.3中1~5項的規定執行。

                                                  7 石砌體工程
7.1 一般規定
7.1.1  石砌體采用的石材應質地堅實,無風化剝落和裂紋。用于清水墻、柱表面的石材,尚應色澤均勻。
說明:7.1.1本條對石砌體所用石材的質量作出了一些規定,以滿足砌體強度和耐久性的要求。為達到美觀效果,要求用于清水墻、柱表面的石材,應色澤均勻。
7.1.2  石材表面的泥垢、水繡等雜等,砌筑前應清除干凈。
說明:7.1.2本條規定是為了保證石材與砂漿的粘結質量,避免了泥垢、水銹等雜質對粘結的隔離作用。
7.1.3  石砌體的灰縫厚度:毛料石和粗料石砌體不宜大于20mm;細料石砌體不宜大于5mm。
說明:7.1.3根據調研,石砌體的灰縫厚度控制,毛料石和粗料石砌體不宜大于20mm、細料石砌體不宜大于5mm的規定,經多年實踐是可行的,既便于施工操作,又能滿足砌體強度和穩定性要求。
7.1.4  砂漿初凝后,如移動已砌筑的石塊,應將原砂漿清理干凈,重新鋪漿砌筑。
說明:7.1.4 砂漿初凝后,如果再移動已砌筑的石塊,砂漿的內部及砂漿與石塊的粘結面的粘結力會被破壞,使砌體產生內傷,降低砌體強度及整體性。因此應將原砂漿清理干凈,重新鋪漿砌筑。
7.1.5  砌筑毛石基礎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并將大面向下;砌筑料石基礎的第一皮石塊應用丁砌層座漿砌筑。
說明:7.1.5為使毛石基礎和料石基礎與地基或基礎墊層粘結緊密,保證傳力均勻和石塊平穩,故要求砌筑毛石基礎時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并將大面向下,砌筑料石基礎時的第一皮石塊應用丁砌層座漿砌筑。
7.1.6  毛石砌體的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每個樓層(包括基礎)砌體的最上一皮,宜選用較大的毛石砌筑。
說明:7.1.6砌體中一些容易受到影響的重要受力部位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是為了加強該部位砌體的拉結強強度和整體性。同時,為使砌體傳力均勻及擱置的樓板(或屋面板)平穩牢固,要求在每個樓層(包括基礎)砌體的頂面,選用較大的毛石砌筑。
7.1.7  砌筑毛石擋土墻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砌3~4皮為一個分層高度,每個分層高度應找平一次;
   2、外露面的灰縫厚度不得大于40mm,兩個分層高度間分層處的錯縫不得小于80mm。
說明:7.1.7規定砌筑毛石擋土墻時,每砌3-4皮石塊為一個分層高度,并應找平一次,這是為了能及時發現并糾正砌筑中的偏差,以保證工程質量。
7.1.8  料石擋土墻,當中間部分用毛石砌時,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200mm。
說明:7.1.8從擋土墻的整體性和穩定性考慮,對料石擋土墻,當設計未作具體要求時,從經濟出發,中間部分可填砌毛石,但應使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長度不小于200mm。
7.1.9  擋水墻的泄水孔當設計無規定時,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泄水孔應均勻設置,在每米高度上間隔2m左右設置一個泄水孔;
   2、泄水孔與土體間鋪設長寬各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層。
說明:7.1.9 為了防止地面水滲入而造成擋土墻基礎沉陷或墻體受水壓作用倒塌,因此要求擋土墻設置泄水孔。同時給出了泄水孔的疏水層尺寸要求。
7.1.10  擋土墻內側回填土必須分層夯填,分層松土厚度應為300mm。墻頂土面應有適當坡度使流水向擋土墻外側面。
 說明:7.1.10擋土墻內側的回填土的質量是保證擋土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應控制其質量,并在頂面應有適當坡度使流水流向擋土墻外側面,以保證擋土墻內含水量和墻的側向土壓力無明顯變化,從而確保擋土墻的安全性。
7.2 主控項目
7.2.1  石材及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同一產地的石材至少應抽檢一組。砂漿試塊的抽檢數量執行本規范第4.0.12條的有關規定。
    檢驗方法:料石檢查產品質量證明書,石材、砂漿檢查試導體試驗報告。
說明:7.2.1石砌體是由石材和砂漿砌筑而成,其力學性能能否滿足設計要求,石材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石材及砂漿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7.2.2  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
    抽檢數量:每步架抽查不應少于1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7.2.2砂漿飽滿度的大小,將直接影響石砌體的力學性能、整體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好壞。因此,對石砌體的砂漿飽滿度進行的規定。
7.2.3  石砌體的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2.3的規定。
7.2.3   石砌體的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
抽檢數量:外墻,按樓層(或4m高以內)每20m抽查1處,每處3延長米,但不應少于3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柱子不應少于5根。
說明:7.2.3石砌體的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偏差將直接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因此把這兩項允許偏差列入主控項目驗收是必要的。
7.3 一般項目
7.3.1  石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3.1的規定。
抽檢數量:外墻,按樓層(4m高以內)每20m抽查1處,每處3延長米,但不應少于3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但不應少于3間,每間不應少于2處,柱子不應少于5根。
7.3.1   石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說明:7.3.1根據多年的工程實踐及調研結果,石砌體的一般尺寸允許偏差保留項在原規范的基礎上作了文字上的適當變動。如檢查項目“基礎和砌體頂面標高”提法比原“基礎和樓面標高”提法所含內容更廣一些。檢驗方法“用水準儀和尺檢查”要求具體明確,便于工程質量驗收。砌體厚度項目中的毛石基礎、毛料石基礎和粗料石基礎增加了下限為“0”的控制,即不允許出現負偏差,這一規定將大大增加了基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7.3.2        石砌體的組砌形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內外搭砌,上下錯縫,拉結石、丁砌石交錯設置;
   2、毛石墻拉結石每0.7m2墻面不應少于1塊。
檢查數量:外墻,按樓層(或4m高以內)每20m抽查1處,每處3延長米,但不應少于3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但不應少于3間。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7.3.2本條規定是為了保證砌體的整體性及砌體內部的拉結作用。

                                                  8 配筋砌體工程
8.1 一般規定
8.1.1  配筋砌體工程除應滿足本章要求外,尚應符合本規范第5、6章的規定。
說明:8.1.1為避免重復,本章在“一般規定”、“主控項目”、“一般項目”的條文內容上,尚應符合本規范第5、6章的規定。
8.1.2  構造柱澆灌混凝土前,必須將砌體留槎部位和模板澆水濕潤,將模板內的落地灰、磚渣和其他雜物清理干凈,并在結合面處注入適量與構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漿。振搗時,應避免觸碰墻體,嚴禁通過墻體傳震。
說明8.1.2 本條這些施工規定,是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強度和兩次澆搗時結合面的密實和整體性。
8.1.3  設置在砌體水平灰縫中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宜小于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彎折段的長度不宜小于20d和150mm;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55d。
說明:8.1.3配置在砌體水平灰縫中的受力鋼筋,其握裹力較混凝土中的鋼筋要差一些,因此在保證足夠的砂漿保護層的條件下,其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要加大。
8.1.4  配筋砌塊體剪力墻,應采用專用的小砌塊砌筑砂漿和專用的小砌塊灌孔混凝土。
 說明:8.1.4小砌體砌筑砂漿和小砌塊灌孔混凝土性能好,對保證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的結構受力性能十分有利,其性能應分別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砂漿》JC860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灌孔混凝土》JC861的要求。
8.2 主控項目
8.2.1  鋼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鋼筋的合格證書、鋼筋性能試驗報告、隱蔽工程記錄。
8.2.2  構造柱、芯柱、組合砌體構件、配筋砌體剪力墻構件的混凝土或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抽檢數量:各類構件每一檢驗批砌體至少應做一組試塊。
檢驗方法:檢查混凝土或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說明:8.2.1-8.2.2構造柱、芯柱、組合砌體構件、配筋砌體剪力墻構件等配筋砌體中的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和混凝土或砂漿的強度直接影響砌體的結構性能,因此應符合設計要求。
8.2.3  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預留的拉結鋼筋應位置正確,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構造柱,且不少于3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合格標準:鋼筋豎向移位不應超過100mm,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應超過300mm。鋼筋豎向位移和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構造柱不應超過2處。
說明:8.2.3構造柱是房屋抗震設防的重要構造措施。為保證構造柱與墻體可靠的連接,使構造柱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而提出了施工要求。外露的拉結筋有時會妨礙施工,必要時進行彎折是可以的,但不允許隨意彎折。在彎折和平直復位時,應仔細操作,避免使埋入部分的鋼筋產生松動。
8.2.4構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8.2.4的規定。
8.2.4 構造柱尺寸允許偏差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10%,且不應少于5處。
說明:8.2.4構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許偏差系根據《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多層磚房抗震技術規范》JGJ/T13的規定而確定的,經多年工作實踐,證明其尺寸允許偏差是適宜的。
8.2.5 對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芯柱混凝土應在裝配式樓蓋處貫通,不得削弱芯柱截面尺寸。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1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8.2.5芯柱與預制樓蓋相交處,應使芯柱上下連續,否則芯柱的抗震作用將受到不利影響,但又必須保證樓板的支承長度。兩者雖有矛盾,但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采取靈活的處置措施是可以滿足上述規定的。
8.3 一般項目
8.3.1 設置在砌體水平灰縫內的鋼筋,應居中置于灰縫中。水平灰縫厚度應大于鋼筋直徑4mm以上。砌體外露砂漿保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5mm。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檢3個構件,每個構件檢查3處。
抽驗方法:觀察檢查,輔于鋼尺檢測。
說明:8.3.1砌體水平灰縫中鋼筋居中放置有兩個目的:一是對鋼筋有較好的保護;二是使砂漿層能與塊體較好地粘結。要避免鋼筋偏上或偏下而與塊體直接接觸的情況出現,因此規定水平灰縫厚度應大于鋼筋直徑4mm以上,但灰縫過厚又會降低砌體的強度,因此,施工中應予注意。
8.3.2 設置在砌體灰縫內的鋼筋的防腐保護應符合本規范第3.0.11條的規定。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檢10%的鋼筋。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合格標準:防腐涂料無漏刷(噴浸),無起皮脫落現象。
8.3.3 網狀配筋砌體中,鋼筋網及放置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1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鋼筋規格檢查鋼筋網成品,鋼筋放置間距局部剔縫觀察,或用鋼筋位置測定儀測定。
合格標準:鋼筋網沿砌體高度位置超過設計規定一皮磚厚不得多于1處。
8.3.4  組合磚砌體構件,豎向受力鋼筋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距磚砌體表面距離不應小于5mm;拉結筋兩端應設彎鉤,拉結筋及箍筋的位置應正確。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檢1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支模前觀察與尺量檢查。
合格標準:鋼筋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拉結筋位置及彎鉤設置80%及以上符合要求,箍筋間距超過規定定,每件不得多于2處,且每處不得超過一皮磚。
說明:8.3.4 組合磚砌體中,為了保證鋼筋的握裹力和耐久性,鋼筋保護層厚度距砌體表面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拉結筋及箍筋為充分發揮其作用,也做了相應的規定。
8.3.5  配筋砌塊砌體剪力墻中,采用搭接頭的受力鋼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5d,且不應少于300mm。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每類構件抽20%(墻、柱、連梁),且不應少于3件。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說明:8.3.5 對于鋼筋在小砌塊砌體灌孔混凝土中錨固的可靠性,砌體設計規范修訂組曾安排作了專門的錨固試驗,表明,位于灌孔混凝土中的鋼筋,不論位置是否對中,均能在遠小于規定的錨固長度內達到屈服。這是因為灌孔混凝土中的鋼筋處在周邊有砌塊壁形成約束條件下的混凝土所至,這比鋼筋在一般混凝土中錨固條件要好。

                                         9 填充墻砌體工程
9.1  一般規定
9.1.1  本章適用于房屋建筑采用空心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砌筑填充墻砌體的施工質量驗收。
9.1.2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筑時,其產品齡期應超過28d。
說明:9.1.2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為水泥膠凝增強的塊材,以28d強度為標準設計強度,且齡期達到28d之前,自身收縮較快。為了有效控制砌體收縮裂縫和保證砌體強度,對砌筑時的齡期進行了規定。
9.1.3  空心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的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進場后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加氣混凝土砌塊應防止雨淋。
說明:9.1.3 考慮到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強度不太高,碰撞易碎,吸濕性相對較大,特做此規定。
9.1.4  填充墻砌體砌筑前塊材應提前2d澆水濕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
說明:9.1.4塊材砌筑前澆水濕潤是為了使其與砌筑有較好的粘結。根據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的吸水、失水特性合適的含水率分別為:空心磚宜為10%-15%;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宜為5%-8%。加氣混凝土砌塊出釜時的含水率為35%左右,以后砌塊逐漸干燥,施工時的含水率宜控制在小于15%(對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宜小于20%)。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時在砌筑面適量澆水是為了保證砌筑砂漿的強度及砌體的整體性。
9.1.5  用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燒結普通磚或多孔磚,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或現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說明:9.1.5考慮到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和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強度及耐久性,又不宜隨劇烈碰撞,以及吸濕性大等因素而作此規定。
9.2  主控項目
9.2.1  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磚或砌塊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說明:9.2.1磚、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合格是砌體力學性能的重要保證,故做此規定。
9.3 一般項目
9.3.1  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9.3.1的規定。
抽檢數量:
(1)對表中1、2項,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隨機抽查10%,但不應少于3間;大面積房間和樓
(2)對表中3、4項、在檢驗批中抽檢10%,且不應少于5處
說明:9.3.1 根據填充墻砌體的非結構受力特點出發,將軸線位移和垂直度允許偏差納入一般項目驗收。
9.3.1                填充墻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9.3.2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和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不應與其他塊材混砌。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中抽檢2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外觀檢查。
9.3.2            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
說明9.3.2 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和輕骨混凝土小砌塊砌體的干縮較大,為防止或控制砌體干縮裂縮的產生,做出“不應混砌”的規定。但對于因構造需要的墻底部、墻頂部、局部門、窗洞口處,可酌情采用其他塊材補砌。
9.3.3 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9.3.3的規定。
抽檢數量:每步架子不少于3處,且每處不應少于3塊。
說明:9.3.3填充墻砌體的砂漿飽滿度雖影響砌體的質量,但不涉及結構的重大安全,故將其檢查列入一般項目驗收。砂漿飽滿度的具體規定是參照規范第4章、第5章的規定確定的。
9.3.4  填充墻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或網片的位置應與塊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或網片應置于灰縫中,埋置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豎向位置偏差不應超過一皮高度。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中抽檢20%,且不應少于5處。
檢驗方法:觀察和用尺量檢查。
說明:9.3.4 此條規定是為了保證填充墻砌體與相鄰的承重結構(墻或柱)有可靠的連接。
9.3.5  填充墻砌筑時應錯縫搭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
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檢查。
說明:9.3.5 錯縫,即上、下皮塊體錯開擺放,此種砌法為搭砌,以增強砌體的整體性。
9.3.6        填充墻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砌體灰縫應為8-12mm。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的水平灰縫厚度及豎向灰縫寬度分別宜為15mm和20mm。
抽檢數量:在檢驗批的標準間中抽查10%,且不應少于3間。
檢查方法:用尺量5皮空心磚或小砌塊的高度和2m砌體長度折算。
說明:9.3.6加氣混凝土砌塊尺寸比空心磚、輕骨料混凝土小砌塊大,故對其砌體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的規定稍大一些。灰縫過厚或過寬,不僅浪費砌筑砂漿,而且砌體灰縫的收縮也將加大,不利砌體裂縫的控制。
9.3.7        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完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補砌擠緊。
抽檢數量:每驗收批抽10%填充墻片(每兩柱間的填充墻為一墻片),且不應少于3片墻。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9.3.7填充墻砌完后,砌體還將產生一定變形,施工不當,不僅會影響砌體與梁或板底的緊密結合,還會產生結合部位的水平裂縫。

                            10冬期施工
10.0.1        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砌體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注:①氣溫根據當地氣象資料確定。
    ②冬期施工期限以外,當日最低氣溫低于0℃時,也應按本章的規定執行。
說明:10.0.1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作為規定冬期施工的界限,基本上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其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均比較好。若冬期施工期規定得太短,或者應采用冬期放工措施時沒有采取,都會導致技術上的失誤,造成工程質量事故;若冬期施工期規定得太長,到了沒有必要時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將影響到冬期施工費用問題,增加工程造價,并給施工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0.0.2        冬期施工的砌體工程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章要求外,尚應符合本規范前面各章的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的規定。
說明:10.0.2砌體工程冬期施工,由于氣溫低給施工帶來諸多不便,必須采取一些必要的冬期施工技術措施來確保工程質量,同時又要保證常溫施工情況下的一些工程質量要求。因此,質量驗收除應符合本章規定,尚應符合本規范前面各章的要求以及國家現行標準《建筑工程冬期規程》JGJ104。
10.0.3        砌體工程冬期施工應有完整的冬期施工方案。
說明:10.0.3砌體工程在冬期施工過程中,只有加強管理和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才能保證工程質量符合要求。因此,砌體工程冬期施工應有完整的冬期施工方案。
10.0.4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石灰膏、電石膏等應防止受凍,如遭凍結,應經融化后使用;
拌制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
砌體用磚或其他塊材不得遭水浸凍。
說明:10.0.4石灰膏、電石膏等若受凍使用,將直接影響砂漿的強度,因此石灰膏、電石膏等如遭受凍結,應經融化后方可使用。
砂中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也將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和砌體灰縫厚度的控制,因此對拌制漿用砂質量提出要求。
 遭水浸凍后的磚或其他塊材,使用時將降低它們與砂漿的粘結強度并因它們溫度較低而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因此規定砌體用磚或其他塊材不得遭水浸凍。
說明:10.0.4石灰膏、電石膏等若受凍使用,將直接影響砂漿的強度,因此石灰膏、電石膏等如遭受凍結,應經融化后方可使用。
砂中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也將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和砌體灰縫厚度的控制,因此對拌制漿用砂質量提出要求。
 遭水浸凍后的磚或其他塊材,使用時將降低它們與砂漿的粘結強度并因它們溫度較低而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因此規定砌體用磚或其他塊材不得遭水浸凍。
10.0.5        冬期施工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定要求外,尚應增應不少于1組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試塊,測試檢驗28d強度。
說明:10.0.5增加本條款是考慮到冬期低溫施工對砂漿強度影響較大,為了攻得砌體中砂漿在自然養護期間的強度,確保砌體工程結構安全可靠,因此有必要增留與砌體同條件養護的砂漿試塊。
10.0.6        基土無凍脹性時,基礎可在凍結的地基上砌筑;基土有凍脹性時,應在未凍的地基上砌筑。在施工期間和回填土前,均應防止地基遭受凍結。
說明:10.0.6實際證明,在凍脹基土上砌筑基礎,待基土解凍時會因不均勻沉降造成基礎和上部結構破壞;施工期間和回墻土前如地基受凍,會因地基凍脹造成砌體脹裂或因地基解凍造成砌體損壞。
10.0.7  孔磚和空心磚在氣溫高于0℃條件下砌筑時,應澆水濕潤。在氣溫低于、等于0℃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須增大砂漿稠度。抗震設防烈度為9度的建筑物,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無法澆水濕潤時,如無特殊措施,不得砌筑。
說明:10.0.7 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的濕潤程度對砌體強度的影響較大,特別對抗剪強度的影響更為明顯,故規定在氣溫高于0℃條件下砌筑時,不宜對磚澆水,這是因為水在材料表面有可能立即結成冰薄膜,反而會降低和砂漿的粘結強度,同時也給施工操作帶來不便。此時,可不澆水但必須適當增大砂漿的稠度。
抗震設計烈度為9度的地區雖為少數,但尚有冬期施工,因此保留原《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對磚澆水濕潤的要求,即“無法澆水濕潤時,如無特殊措施,不得砌筑”。
10.0.8  拌合砂漿宜采用兩步投料法。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
說明:10.0.8這是為了避免砂漿拌合時因砂和水過熱造成水泥假凝現象。
10.0.9    砂漿使用溫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采用摻外加劑法時,不應低于+5℃;
采用氯鹽砂漿法時,不應低于+5℃;
采用暖棚法時,不應低于+5℃;
采用凍結法當室外空氣溫度分別為0~—10℃、—11~—25℃、-25℃以下時,砂漿使用最低溫度分別為10℃、15℃、20℃。
說明:10.0.9本條規定主要是考慮在砌筑過程中砂漿能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從而可保證較好的砂漿飽滿度和粘結強度。凍結法施工中砂漿使用最低溫度所規定是參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而確定的。
10.0.10采用暖棚法施工,塊材在砌筑時的溫度不應低于+5℃,距離所砌的結構底面0.5m處的棚內溫度也不應低于+5℃。
說明:10.0.10 主要目的是保證砌體中砂漿具有一定溫度以利其強度增長。
10.0.11在暖棚內的砌體養護時間,應根據暖柵內溫度,按表10.0.11確定。
  10.0.11     暖棚法砌體的養護時間(d
說明:10.0.11 砌體暖棚法施工,近似于常溫施工與養護,為有利于砌體強度的增長,暖棚內尚應保持一定的溫度。表中給出的最少養護期是根據砂漿等級和養護溫度與強度增長之間的關系確定的。砂漿強度達到強度的30%,即達到了砂漿允許受凍臨界強度值,再拆除暖棚時,并限于未摻鹽的砂漿,如果施工要求強度有較快增長,可以延長養護時間或提高棚內養護溫度以滿足施工進度要求。
10.0.12 在凍結法施工的解凍期間,應經常對砌體進行觀測和檢查,如發現裂縫、不均勻 下沉等情況,應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說明:10.0.12 在解凍期間,砌體中砂漿基本無強度或強度較低,又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造成砌體裂縫,為保證建筑物安全,在發現裂縫、不均勻下沉時應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10.0.13 當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時,宜將砂漿強度等級按常溫施工的強度等級提高一級。
說明:10.0.13 增加本條是為了和砌體設計規范相統一。若摻鹽砂漿的強度等級按常溫施工的強度等級高一級時,砌體強度及穩定性可不驗算。
10.0.14  配筋砌體不得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
說明:10.0.14這是為了避免氯鹽對砌體中鋼筋的腐蝕。

                     11子分部工程驗收
11.0.1     砌體工程驗收前,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
施工執行的技術標準;
原材料的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
混凝土及砂漿配合比通知單;
混凝土及砂漿試件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單;
施工記錄;
各檢驗批的主控項目、一般項目驗收記錄;
施工質量控制資料;
重大技術問題的處理或修改設計的技術文件;
其他必須提供的資料。
11.0.2     砌體子分部工程驗收時,應對砌體工程的觀感質量作出總體評價。
11.0.3     當砌體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GB50300規定執行。
說明:11.0.3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統一驗收標準》GB50300中50.06條規定,當建筑工程質量不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
1 經返工重做或更換器具、設備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
2經有資檢測單位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
3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驗收批,可予以驗收;
4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按處理技術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二次驗收;
11.0.4     對有裂縫的砌體應按下列情況進行驗收:
1        對有可能影響結構安全的砌體裂縫,應由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需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待返修或加固滿足使用要求后進行二次驗收;
2        對不影響結構安全性的砌體裂縫,應予以驗收,對明顯影響使用功能和觀感質量的裂縫,應進行處理。
說明:11.0.4砌體中的裂縫現象常有發生,且又常常影響工程質量驗收工作。因此,對有裂縫的砌體怎樣進行驗收應予以規定。本條分為兩種情況,即是否影響結構安全性做了不同的規定。

附錄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A.0.1  為統一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用表,特列出表A.0.1-1 ~表A.0.1-5,以供質量驗收采用。
A.0.2  對配筋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除應采用表A.0.1-4外,尚應配合采用表A.0.1-1或表A.0.1-2
A.0.1-1 磚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注:本表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A.0.1-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注:本表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A.0.1-3 石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注:本表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A.0.1-4 配筋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注:本表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A.0.1-5 填充墻砌體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注:本表由施工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填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附錄B 本規范用詞說明
1 為便于在執行本規范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
3)表面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
2 規范中指定按其他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執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應按……執行”

廣西建設監理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南寧市青秀區金湖路58號廣西建設大廈三樓 郵政編碼:530028 協會QQ號:947019651
電 話:0771-5599302 傳 真:0771-5599302 電 郵:gxjsjlxh@163.com 桂ICP備07004686號桂公網安備 4501070200137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精品SUV | 日本黄站免费视频 |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 婷婷激情综合色五月久久图片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天堂爱爱 | 大地资源在线观看免费中文版 | 国产乱码久久 | 女性高爱潮AAAA级视频 |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90后小情侣出租屋内啪啪 | 日韩区在线| gg在线精品视频 | 少妇高潮爽到娇喘抽搐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首创麻豆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 精品夜夜澡人妻无码av蜜桃 | 麻豆国产网站 | 少妇搡BBBB搡BBB搡野外 |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无码 | 色情码一区久久爱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 | 脔到她哭H粗话H好爽五星视频 | 成人亚洲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成人无码av免费网站 |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爽爽和 | 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mba | 日本肉体裸XXXXBBBB | 女人黄色一级片 |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福利网 | 伊人久久精品欧洲综合网 |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视频 | 狠狠干中文字幕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