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西建設監理(總第32期) |
|
|
|
南寧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 明年將現圩市騎樓景觀 |
|
發布時間:2017-02-14 08:56:20 【字體:大 中 小】【顏色:紅 綠 藍 黑】 |
昨日,南寧市政協領導調研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情況。記者從調研現場獲悉,“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正在開展房屋征收工作,將于明年完成興寧路、民族大道、興寧路西一里圍合片區和金獅巷片區一期的保護修繕組織改造工程建設。 “三街兩巷”將成歷史文化街區 說到民生路、解放路、興寧路、金獅巷和銀獅巷這幾條南寧的老街老巷,老南寧人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年輕一輩和新移民則喜歡這里的熱鬧與喧囂。作為見證邕城百年商業繁華的老街區,“三街兩巷”片區留下了大量具有歷史風貌的騎樓建筑,以及新會書院等蘊含“老南寧”歷史文化的會館建筑。 不過,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三街兩巷”早已不是南寧唯一的商業、文化中心。由于缺乏統一規劃和科學布局,“三街兩巷”逐漸成了“老”“舊”“亂”的代名詞。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從興寧路步行街拐進 “三街兩巷”之一的金獅巷。巷子里行人很少,路邊的店鋪多數沒有開門,顯得非常冷清。這里的建筑多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磚木結構房屋,房屋年久失修,外墻紛紛脫落顯得斑駁陸離,不少墻體也出現了裂紋。紛雜的電線像蜘蛛網一樣在巷內上空四散分布。 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經調查,“三街兩巷”不少沿街房屋存在局部倒塌危險,且無法通過整修或翻修解決。此外,街道狹小、基礎設施落后、樓宇街區不整、衛生臟亂差等狀況突出,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時,不少歷史文物湮沒在市井之中,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 讓老街區煥發新光彩。南寧市于2013年啟動了“老南寧·三街兩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經過改造的“三街兩巷”將保持歷史風貌,并著力打造成以明清嶺南民居及近代騎樓為主的歷史文化街區。 “三街兩巷”如何改造?據悉,《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街區策劃及城市設計》(以下簡稱《城市設計》)于2016年5月12日獲市人民政府批復。 南寧市“三街兩巷”歷史街區是傳承全市傳統建筑文化和反映老南寧歷史文脈的重要街區。《城市設計》對“三街兩巷”片區的建筑情況、交通現狀、活力分布情況進行了充分調研,同時對南寧市歷史沿革及當地傳統文化進行了研究,對“三街兩巷”歷史街區提出“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項目定位和發展策略,再現繁華邕州圩市騎樓景觀。 規劃將形成“三街兩巷八片區”的功能結構,為該片區下一階段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直接的指導依據。其中,“三街”分別是指興寧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條街道;“兩巷”分別是指金獅巷和銀獅巷兩條明清時期的古巷。“八片區”分別為南寧本土文化體驗區、多民族文化展示區、時尚文化休閑區、水塔腳文化體驗區、天光市新騎樓商業區、南寧會館文化體驗區、商住綜合片區及現狀百貨商業區。 那么,“三街兩巷”項目目前進展如何?南寧市民何時可以前往緬懷歷史、感悟變遷、體驗生活呢?記者從昨日的調研活動中獲悉,2018年將完成興寧路、民族大道、興寧路西一里圍合片區和金獅巷片區一期的保護修繕整治改造工程建設和運營。(節選) 摘自 《南寧晚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