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主體質量涉及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各個環節,關系到公眾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近幾年,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住房城鄉建設局質監站采取多項舉措,確保了主體結構工程質量。全縣建設工程質量狀況總體較為穩定,主體質量行為基本規范。
為確保主體結構工程質量,他們首先從源頭抓起,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注冊工作。在報監審查過程中,嚴格審查《圖審合格證書》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合同備案,規范建設單位報監程序,杜絕監理、檢測機構及施工單位違規市場行為。完善工程質量監督告知、督辦制度,提高監督執法的透明度,僅2013年全年共簽發提示函11份、警示函17份、告知單9份,使工程質量監督真正成為“陽光監督”。加強對工程開工前建設各方質量行為的監督把關,加強施工隊伍資質、主要崗位上崗資格等方面的審查,加強了施工過程中參建各方動態的質量行為監督。
其次,嚴格施工各階段質量監督,完善質量監督巡查制度,實施高頻次巡查,對工程地基基礎、主體、竣工前的質量監督過程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實行,對工程關鍵部位、涉及結構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部位實施重點監控。2013年,全年組織了50多次工程質量監督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的一般問題,由巡查組及時向被查單位反饋意見,要求整改。嚴把工程竣工監督驗收關。加強竣工驗收條件審核和驗收程序、驗收質量主體參驗人員的資格,對已竣工工程的監督檔案及時審核進行登記,按竣工驗收標準,否決了3幢工程的第一次竣工驗收結論,并要求整改合格后重新組織竣工驗收。
最后,嚴格執行開工前圖紙審查及竣工驗收后備案制度。加強對施工圖設計質量和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的管理,對未經審查或未按審查意見修改的項目,一律不予辦理質量監督手續。同時,運用科技創新手段,積極推廣實施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加強全縣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綜合管理,提高監督效率,督促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履行崗位職責,實時監測施工現場。對現場施工人員管理、材料進場驗收、施工工序的操作、施工程序實行了規范化管理,實時檢查責任人員是否履行自身職責,落實崗位責任制,有力保證了住宅工程的質量和質量通病的治理。
摘自《中國建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