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某工程項目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標段,業主組織了招標并分別和三家施工單位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價分別為3 652萬元、3 225萬元和2 733萬元。合同工期分別為30個月、20個月和24個月。總監根據本項目合同結構的特點,組建了監理組織機構,編制了監理規劃。監理規劃的內容中提出了監理控制措施,要求監理工程師應將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緊密結合,按以下控制流程進行控制(圖1—1)。
[問題] 1.控制流程的內容有哪些不妥之處?為什么?如何改正? 2.請繪出目標控制(被動)流程框圖。 [知識要點] 本題主要是考核對建設工程目標控制中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概念和二者的關系,涉及監理教材第三章第一節的主動控制、被動控制、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關系。 [解題思路] 題的背景材料及問題均與控制流程圖有關,其中: 1.要求指出背景材料中給出的控制流程圖不妥之處,并加以改正,指出理由。只要我們理解了所謂主動控制是在計劃實施前,預先分析各種因素導致發生目標偏離的可能性,并有針對性地擬定有效措施,以減小或避免目標偏離,而被動控制則是在實施計劃過程中發現目標的偏離,再采取措施糾正,分清這二者區別,或是根據教材中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圖3—4,就不難知道題圖中不妥之處,并加以改正。 2.在充分了解被動控制的循環過程閉合回路流程圖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即可繪出目標控制流程框圖。細化時主要是將實施的實際結果與計劃目標相比較,比較結果可能出現二種情況:一種是呆發生偏離;另一種是發生了偏離。前者屬于正常情況,可繼續按原計劃執行;后者是不正常情況,應采取措施糾正。而糾正的措施又有兩種途徑,一是調整計劃,二是改變投入的資源。 [參考答案] 1、 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工作流程關系不妥——因為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工作流程關系顛倒,應改為圖1—2。 案例四 【背景材料】 業主將鋼結構公路橋建設項目的橋梁下部結構工程發包給甲施工單位,將鋼梁的制作、安裝工程發包給乙施工單位。業主還通過招標選擇了某監理單位承擔該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監理任務。 監理合同簽訂后,總監理工程師組建了直線制監理組織機構,并重點提出了質量目標控制措施,其內容如下: (1)熟悉質量控制依據; (2)確定質量控制要點,落實質量控制手段; (3)完善職責分工及有關質量監督制度,落實質量控制責任; (4)對不符合合同規定質量要求的,拒簽付款憑證; (5)審查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i同時提出了項目監理規劃編寫的幾點要求。 [問題] 1.監理工程師在進行目標控制時應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上述總監理工程師提出的質量目標控制措施各屬于哪一種措施? 2.上述總監理工程師提出的質量目標控制措施哪些屬于主動控制措施,哪些屬于被動控制措施? [知識要點] 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概念、目標控制的措施(監理教材第三章第·節及第四節)。 [解題思路] 根據培訓教材中有關內容分別指出:目標控制措施有幾種,所提質量目標控制措施各屬哪種措施。 [參考答案] 1.監理工程師在進行目標控制時應采取組織方面措施、技術方面措施、經濟方面措施、合同方面措施。 總監理工程師提出的質量目標控制措施中第(1)條屬于技術措施;第(2)條亦屬于技術措施;第(3)條屬于組織措施;第(4)條屬于經濟措施(或合同措施);第(5)條屬于技術措施。 2.在總監理工程師提出的質量目標控制措施中第(1)、(2)、(3)、(5)項內容屬于主動控制;第(4)項內容屬于被動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