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織結構圖復習內容:
組織結構圖解讀及組織結構特點分析項目監理機構的組織形式共有四種:直線制、職能制、直線職能制和矩陣制。其中,矩陣制的比較容易掌握,結構圖形縱橫交錯,容易識別。而其他三種就有很多相似性,不易識別結構圖,特點也很相近,不易掌握。
1.直線制組織結構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沒有職能部門,如果假設自己處于最低層次的話,只有一個上級可以發布指令。
優點解析:由于沒有職能部門,只有一個上級,就像軍隊的管理一樣,所以形式簡單,命令統一,隸屬關系明確,職責清楚,決策迅速。
缺點解析:由于沒有職能分工,要求總監和每個指揮部門的領導都必須精通各種職能分工的工作,因此要求總監的能力很全面,必須是“全能”人物,容易造成個人管理的弊端。
2.職能制組織結構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兼有職能部門和指揮部門且職能部門可以向指揮部門發布指令,圖中反映為職能部門直接有豎線連接到指揮部門。如果假設自己處于最低層次的話,可以有很多個職能部門和指揮部門對自己發布指令。
優點解析:由于職能部門的分工清楚,所以專業化程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就提高了。
缺點解析:可能出現一個下級有多個上級的狀況,多頭指揮,容易矛盾。
3.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圖最典型的特征是兼有職能部門和指揮部門,職能部門不能直接領導指揮部門,需要通過總監才能進行溝通協調。圖中反映為職能部門與指揮部門之間沒有豎線直接相連。如果假定自己處于最低層次的話,只有一個上級可以發布指令(與職能制相區別),又有多個職能部門存在(與直線制相比較)。
優點解析:兼有直線領導、統一指揮、職責清楚和管理專業化的優點。
缺點解析:由于職能部門不能直接給指揮部門下達命令,所以互通情報線路不暢,容易產生矛盾,而且傳遞路線長。
4.矩陣制組織結構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職能部門和指揮部門縱橫交叉,呈棋盤狀。
優點解析:監理人員可以從一個項目轉到另一個項目,具有較大機動性和適應性,有利于業務能力的提高和復雜問題的解決。
缺點解析:容易出現扯皮推諉的現象。
2、風險的復習方法:
1)風險識別方法
(1)專家調查法:采用專家調查法,所提出的問題應具有指導性和代表性,并具有一定深度,還應盡可能具體些;專家所涉及的面應盡可能廣泛些,有一定的代表性。
(2)財務報表法:采用財物報表法要對財物報表中所列的各項會計科目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分析研究報告,還應通過一些實地調查以及其他信息資料來補充財物記錄。由于工程財物報表與企業財物報表不盡相同,因而需要結合工程財務報表的特點來識別建設工程風險。
(3)流程圖法。
(4)初始清單法。
(5)經驗數據法。
(6)風險調查法。
通常,風險調查可以從組織、技術、自然及環境、經濟、合同等方面分析擬建建設工程的特點以及相應的潛在風險。
2)風險分解的途徑
(1)目標維:按建設工程目標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影響建設工程投資、進度、質量和安全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
(2)時間維:按建設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建設工程實施不同階段的不同風險。
(3)結構維:按建設工程組成內容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不同單項工程、單位工程的不同風險。
(4)因素維:按建設工程風險因素分類分解,如政治、社會、經濟、自然、技術等方面的風險。
3)風險識別的特點:(1)個別性、(2)主觀性、(3)復雜性、(4)不確定性。
3、目標控制復習方法:
1)目標控制的分類:
(1)按照控制措施作用于控制對象的時間分類: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按照控制信息的來源分類:前饋控制、反饋控制。
(3)按照控制過程是否形成閉合回路分類:開環控制、閉環控制。
(4)按照控制措施制定的出發點分類:主動控制、被動控制。
2)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
(1)主動控制:主動控制可以表述為其他不同的控制類型。
(2)被動控制:被動控制可以表述為其他的控制類型。
(3)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關系要做到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
3)目標控制的前提工作有
(1)目標規劃和計劃目標規劃和計劃與目標控制之間表現出一種交替出現的循環關系。目標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目標規劃和計劃的質量。目標控制的效果直接取決于目標控制的措施是否得力,是否將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及采取措施的時間是否及時等。
(2)目標控制的組織合理而有效的組織是目標控制的重要保障。有效地進行目標控制,需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組織工作:
1)設置目標控制機構;
2)配備合適目標控制人員;
3)落實目標控制機構和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
4)合理組織目標控制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4、建設工程措施復習方法:
建設工程目標控制的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合同措施
1)組織措施
(1)組織措施是從目標控制的組織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如落實目標控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明確各級目標控制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權力和責任、改善目標控制的工作流程等。
(2)組織措施是其它各類措施的前提和保障。
(3)對由于業主原因所導致的目標偏差,組織措施可能成為首選措施,故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2)技術措施
(1)技術措施不僅對解決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對糾正目標偏差亦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2)運用技術措施糾偏的關鍵:
1)要能提出多個不同的技術方案;
2)要對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
3)經濟措施
(1)經濟措施是最易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
(2)經濟措施不僅是審核工程量及相應的付款和結算報告,還需要從一些全局性、總體性的問題上加以考慮。
4)合同措施
(1)對于合同措施,除了擬定合同條款、參加合同談判、處理合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防止和處理索賠等措施之外,還要協助業主確定對目標控制有利的建設工程組織管理模式和合同結構,分析不同合同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對每一個合同作總體和具體分析。
(2)合同措施對目標控制更具有全局性的影響;在采取合同措施時要特別注意合同中所規定的業主和監理工程師的義務和責任。
(3)投資控制、進度控制和質量控制均要以合同為依據。
|